當前位置:綿羊樂譜 > 動態(tài) >

為什么屬和弦叫“屬”和弦?

公眾號:sheep吉他網(wǎng)(sheepjita)(吉他譜)

  咱們進修古典音樂時都要查究守舊和聲,它又被稱為“調性和聲”或“性能和聲”——也便是說其所涉及的實質是調性音樂作品里含有“性能”的和聲寫法,脫節(jié)了這個界限就不再實用了。

  關于初學者來說,性能這個詞也許不易明確,類似也沒有哪本和聲教材給出過簡明尋常的界說。

  實在性能的有趣并不難描畫,《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》里用一句話就說理解了:“性能用來指一個和弦與調性核心的干系(這個術語正在調性和聲中行使,加倍被里曼操縱)”。

  另有少許和聲教材也許基本就不提性能這個詞,而是只用和弦根音正在音階中的音級來稱謂和弦,這種不同原因于歐洲音樂史上和聲學的兩種差別的表面思想——性能表面和音級音階表面。

  正在性能表面中,遵循與調性核心的干系,每個和弦都具有一種性能。最根基的性能共分三種:

  依據(jù)英文首字母能夠簡稱為“T、D、S”。

  主性能的英文“Tonic”有趣便是調性音階中最緊要的音,是以中文叫“主”很自然。

  但屬性能的英文是“Dominant”,有趣是“統(tǒng)治的、左右的”——底細也是云云,正在調性音樂中屬和弦(非常是屬七和弦)不妨形成一種激烈的舉行到主和弦的抱負,由此來確立調性,這脾氣子充滿左右感——而中文叫“屬”,帶有“依賴于、隸屬于”的有趣,和英文寓意恰巧相反。

  治下性能則指“下”方的屬性能,英文是正在Dominant之前加了個表現(xiàn)下方的前綴“Sub-”,中文叫“治下”很安妥。

  為什么Dominant正在中文里不依據(jù)原意譯成“左右性能”卻叫做“屬性能”呢?

  這也許不是中文翻譯的題目,由于“屬性能”這個名稱類似并不是從英語翻譯成中文,而是從英語(或其他歐洲措辭)翻譯成日語,再把日語漢字原樣引進中文的——我通過一本古舊的中文和聲教材得出了這個推念:

  正在民國十九歲首版《和聲學提要》里,作家吳夢非先容說這本書的“文字分析多數(shù)采用日本福井直秋的著作”,而書中對Dominant的稱謂便是“屬”。

  除了作家自己的分析,《和聲學提要》里良眾名詞都能夠昭著看出是來自日語。

  像Diatonic Scale稱為全音階(現(xiàn)正在中文翻譯是自然音階, 全音階則指Whole-tone Scale),Major Scale、Minor Scale稱為長音階、短音階(現(xiàn)正在中文翻譯是大調音階、小調音階),這些都是日語里的音樂術語譯法。

  《和聲學提要》出書于1930年,有的地方說這是中國第一本和聲學教材,也許并制止確。蕭友梅的《和聲學》固然出書于1932年,但據(jù)作家自序先容蕭友梅早正在1920于北京女子上等師范學校教育音樂表面時就編輯了“和聲學概要”并正在北京大學音樂查究會出書的音樂雜志分期刊載。

  正在蕭友梅的書中,Dominant被翻譯成“徴”, 擯棄了英文的寓意而采用中國守舊音樂術語庖代,思緒有目共睹。

  蓄意思的是蕭友梅并沒有遵循民樂的“宮商角徴羽”系統(tǒng)把Subdominant翻譯成“清角”,而是依據(jù)英文寓意正在“徴”的根源上加工成“下徴”,中西合璧,饒風趣味。

  比照可睹蕭友梅和聲教材里的名詞才是中國人直覺的譯法,而沿用至今的“主、屬”譯軌則是引自日語。

  以是中文“屬”字為什么不適當英語“左右”的觀念就沒須要琢磨了,頂眾去琢磨“屬”正在日語里是什么有趣,為什么日本譯者會采取這個字來表現(xiàn)Dominant。


公眾號:sheep吉他網(wǎng)(sheepjita)譜不全反饋QQ群:978773290
qrcode_for_gh_ad0087ffbda2_258.jpg
不吃獨食,學會分享!本文鏈接:http://www.qzgv.cn/qkl/4329.html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sheep吉他網(wǎng)所有,轉載請標明出處,如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!